不願面對真相,只願面對芝麻小事
禮拜一去看了電影「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到了最後片尾字幕捲動的時候我的喉嚨很痛,因為克制哽咽太過用力。 「拯救地球,從自己開始做起」這麼簡單、早已聽爛的概念,卻讓我感動到不行。隨著年紀增長,人變得自私、功利;人變得對事物冷淡、漠不關心;人變得失去夢想、失去相信的力量。
這部電影觸動我一些感嘆,前陣子時逢國慶鳥灰面鵟鷹過境台灣,早在我小時候就聽過屏東滿州鄉有盜獵情形,過了二十年,這個狀況仍然持續。我整理了一些報導: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1017/5/5e1j.html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與民間社團十五日在滿州鄉里德橋舉辦最後一場的賞鷹博覽會,欣賞灰面鷲落鷹的景象,竟有人在路邊放了一隻死灰面鷲,旁邊還有一張紙寫著「來抓我」。…
東森新聞實錄,獵人揚言要砸車,甚至還要收過路費,簡直無法無天
不過在 BBS 上引起的迴響遠不如九把刀抄襲事件的筆戰。大學生除了打沒有意義的筆仗之外,沒有其他更值得關心的事物了嗎?這個抄襲事件很無聊,其他正義超人更無聊,除了能夠用輿論壓力把抄襲的人逼得自殺以外還能有什麼幫助?有人抄九把刀的文章去比賽得了第一名,這件事和攸關一個種族的滅絕比起來,以常識判斷應該是微不足道啊。 試著展開行動,從自己做起(很重要),慢慢影響別人。這也是為什麼之前和 sffish 去高美濕地的時候我堅持不讓他去踩泥巴。本來嘛,假日這個地方人山人海,這片土地和生存於其上的生物已經被踐踏得很辛苦了,多我一個有差嗎?我只能說,能夠少我一個就少一個,讓牠們在人比較少的平日休息一下。 最後貼個我在 BBS 上發的文章。
- 過境數量多 -> 被獵數量多,雖然無必然關係,但也不是很荒謬的推論。但如果這推測成真就很可怕了,我一直找不到被獵數量統計。
- 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第 41 條,沒有申請的獵補、宰殺保育類野生動物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罰金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金。既然罰得這麼重,那他們為什麼還要盜獵?不怕被抓嗎?值得嗎?老鷹有這麼值錢嗎?網站上寫產地一只灰面鷲 300-500 不等,就算打 100 隻也才五萬元。
- 如「讓我們共創灰面鵟鷹的未來」一文所言,二十年前是用傳統竹箭及部份空氣槍,裡面沒提到的,現在是否會隨著獵具進步導致單位獵戶所獵的鷹數量提高?也就是雖然獵戶減少,但被殺的鷹數量反而增加?傳統空氣槍用彈簧上膛一次只能打一發,但現在的瓦斯槍威力增加並且可以自動上膛連發,配合現代化的瞄準技術,殺傷力大幅增加。
目前我找不到有公信力的說法,希望真的只是新聞媒體和鳥會成員誇大報導。 期待明年有更完善的配套措施,不要再讓這種殘忍的事情發生了。
“今天也去看了這部電影
---yoho. 10/30, 2006有點意外,微風國賓小廳幾乎滿座
雖然裡面有些事情都是大家知道的概念
不過生活在都市的人似乎逐漸失去對環境的敏銳度
(像裡面那個有趣的青蛙比喻)
對於很多畫面發出驚嘆(還是驚嘆於keynote的特效?!)
其實十一月路人都穿短袖已經是個很大的異象了
不該那麼麻木才對…
看完後有醍醐灌頂之感
自己應該為珍貴的地球盡更多心力”